今年以来,市交通运输局加快实施绿色替代、结构调整、低碳出行和污染防治,一体推进增长、减排、扩绿、防污,提升行业绿色低碳监管和服务能力。
融合增长,加快设备绿色替代。深化运输装备新能源更新,全市主城区公交车新能源占比达100%;新能源、清洁能源动力船舶数量占70%;新增或更新的巡游出租车、网约车一律使用新能源车辆,全市出租车行业新能源占比49.1%,同比增长10个百分点。
推进节能减排,优化调整运输结构。积极淘汰高耗能设备,在全省率先完成国三及以下标准重型柴油货车,累计注销高污染车辆5772台。加快运输结构调整,引导全市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“公转铁”。截至7月10日,全市大宗货物中长距离清洁运输占比达86%,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。
持续扩绿,倡导绿色出行方式。将公交线网、城市绿道等专项规划融入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;加快公交专用道的建设,设置比率达20.7%;科学优化公交线网,线路累计63条,运营总长度693公里;“公交+共享单车+步行”绿色出行交通服务网络格局基本形成。城市居民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4.5%,绿色出行服务满意率达到86.3%。
着力防污,强化行业污染管控。加大国省道和农村公路重点路段清洁力度,形成“机械为主、人工为辅”的路面保洁模式,做到道路无垃圾,车行无扬尘;严控施工扬尘输出,推进全市具备条件的在建项目安装在线视频监控、监测设备,在建重点项目远程监控率100%。加强公路超限检测站污染防治,对进出超限检测站车辆进行雾炮喷淋处理,实现超限检测站卸货场硬化率和卸载物料覆盖率两个100%。